關于支持廣西茶葉産業技術創新若幹政策措施
(桂科農字〔2020〕78號)
爲了貫徹落實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廣西茶産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桂政辦發〔2019〕117號)精神,全面提高廣西茶葉良種繁育、綠色種植、生産加工、産業融合發展等全産業鏈的技術創新能力,促進茶葉産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廣西茶在全國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根據《關于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促進廣西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特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第一條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十四五”期間,自治區從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資金中拿出1億元,重點支持六堡茶産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工作。優先支持産、學、研、用協同創新,圍繞茶葉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引領茶産業跨越發展。
第二條 加快構建以企業爲主體、産學研結合的廣西茶葉技術創新體系。對獲得新認定的國家級、自治區級茶葉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除了享受現行的相關政策外,分別給予一次性不超過300萬元、100萬元獎勵性科研經費後補助,獎勵資金由茶葉企業統籌使用,不得用于與科技創新無關的支出。
第三條 加大茶葉産業源頭創新工作。對新獲得農業農村部登記或者新品種保護權的茶葉新品種,給予每項一次性不超過10萬元獎勵。被農業農村部新列入主導品種或者主推技術的,給予每項一次性不超過20萬元獎勵。獎勵資金由茶葉企業、科研院所、高校自主支配。對新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的茶葉研究項目,自治區按照所獲得的國家經費額度給予對等匹配支持。
第四條 科研項目經費納入承擔單位財務管理,單獨設帳,專款專用,承擔單位要賦予科研人員項目經費使用高度自主權。茶葉科技項目實行項目負責人(首席專家)負責制管理,項目直接費用調劑權全部下放給項目負責人(首席專家)。在不降低研究目標的前提下,項目負責人(首席專家)可自主更換項目組成員、項目研究方案和技術線路,報項目主管單位備案。上述調整可作爲項目驗收(結題)、評估評審或審計檢查等依據。
第五條 茶葉科技計劃項目,在項目任務目標完成並通過驗收後,項目結余資金按規定留歸項目承擔單位使用,在2年內由項目承擔單位統籌安排用于科研活動的直接支出;2年後未使用完的,按規定收回。
第六條 加大高、精、尖、缺茶叶人才引进。凡是从区内外引进的种茶技术、茶叶制作工艺技术、国际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自治区给予每人一次性不超过100万元的自主选题科研项目支持。
第七條 鼓励茶叶企业开展科研活动。对茶叶企业使用广西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网络管理及服务平台的费用,给予不超过20%的补助,对茶叶企业租用大型科学仪器等设备的租赁费用,给予不超过50%的补助。
第八條 加快构建广西茶叶标准体系和品牌体系。围绕茶叶育种、栽培技术、精深加工、质量安全等方面制定的相关标准,被国家发布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分别给予标准起草牵头单位一次性不超过50万元、100万元奖励。
自治區每兩年組織並籌措資金支持廣西茶葉企業,到東盟國家、日本、韓國、歐美等地舉辦一次廣西本土茶葉品牌、企業品牌、産品品牌等博覽會,爲廣西茶葉企業“走出去”,搭建橋梁。自治區每年舉辦一次全區性的“評茶”+“鬥茶”+“茶葉論壇”活動,提升廣西茶知名度和美譽度。
第九條 突出以産品創新爲核心,引領茶産業融合發展。鼓勵廣西茶葉企業引進國際頂尖研究機構、國內大院大所,聯合區內本土科研單位等,開展健康養生茶系列新産品研發。通過招商引資、融資等多種途徑,鼓勵茶葉龍頭企業在廣西建設茶産業康養與科普示範基地,自治區依法在基地建設土地使用、稅收等政策上給予傾斜。
第十條 組建廣西茶産業技術創新聯盟。有效整合廣西茶産業技術創新資源,共同致力于突破重大共性和關鍵技術瓶頸,提升廣西茶葉産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自治區科技計劃要優先支持廣西茶産業創新聯盟成員單位開展的聯合、協同創新工作。
關聯文件: